王春丽,肖小城,倪绍勇,沙文瀚,陆 训,周 旗 (奇瑞新能源轿车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研讨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能源轿车的热办理体系的计划,并论述了各要害零部件在轿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介绍了热办理体系的基本功用及其在操控上的完结办法。
要害词:新能源;热办理体系;操控战略
0 前语
关于新能源轿车而言能耗是一项极端要害参数,动 力电池的充放电功率,驱动电机的热损耗,以及高压负 载的热功用都是影响能耗的重要因素,而新能源轿车热 办理体系可以影响整车的动力功用以及经济性,以及能 耗,因而好的热办理体系计划以及热办理操控战略可以 下降能耗,进步电池的放电功用,延伸续航,一起进步 驱动体系的功率,一起跟着人们对新能源轿车大续航里 程的需求,动力电池的液冷也成为必定,因而新能源汽 车热办理体系计划以及操控战略就成为工程师研讨的 要点。
1 体系操控计划
该热办理体系包含对整车四大模块,电池放电热管 理模块,乘员舱热办理模块,驱动体系热办理模块,充 电热办理模块。
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如下。
1):确保各体系作业在最优温度点,进步体系输 出功率;
2):电池体系可以不受地域,环境温度影响,高 功用功率输出;
3):充电体系最高功率充电,缩短充电时刻;
动力性方面:
1):驱动体系一直作业在最优温度点,整车不受环 境温度影响,确保满意客户的功率需求;
1.1 电池热办理模块
电池热办理模块完结电池体系的冷却与加热功用。
1.1.1 电池体系冷却
电池体系的冷却使用压缩机的空调制冷功用通过 chiller完结热交换功用,带走电池的热量,完结电池系 统的冷却。
电池包水路安置选用四进一出的水循环,电池包的 出口有出水口水温传感器,四路输进口方位各有一个入 户水口水温传感器,1、2、3、4各有一个份额阀,份额 阀可调理开度,调整四路水流量,确保电池单体的温升 一致性。
出水口温度Tout,进水口1的温度Tn1,进水口2的温 度Tin2,进水口3的温度Tin3,进水口4的温度Tin4,电池包 内水路1方针需求温度Treq1,电池包内水路2方针需求温 度Treq2,电池包内水路3方针需求温度Treq3,电池包内水 路4方针需求温度Treq4。
体系压缩机需求功率
式中:Kbattery 为电池包平均热份额系数,依据体系 标定可调整;b为预设功率值;Pbattery >0阐明电池体系有 冷却需求,体系主操控单元敞开压缩机,设定以Pbattery 功率输出,chiller的电子份额阀2敞开最大开度。
其间,份额阀1开度值COV1,份额阀2开度值 COV2,份额阀3开度值COV3,份额阀4开度值COV4 设定:
式中:bcov1、bcov2、bcov3 、bcov4为份额阀1、2、3、4 初始设定值;KCOV1、KCOV2、KCOV3、KCOV4为四个水路热 份额系数。
主控单元操控导通阀3敞开,导通阀1封闭,导通阀 2封闭,水泵2最大开度继续作业。
1.1.2 电池体系加热
电池体系的加热使用敞开导通阀2,加热过水 PTC,水泵3完结水路循环,电池体系加热需封闭导通 阀1、导通阀3,避免水流向其他回路。
体系制热需求功率:
式中:Kptc过水加热器的热容比;bptc预设功率值; 其间,份额阀1开度值COV1,份额阀2开度值 COV2,份额阀3开度值COV3,份额阀4开度值COV4。 设定:
1.2 乘员舱热办理模块
乘员舱热办理模块完结电池体系的冷却与加热 功用。
1.2.1 乘员舱制冷
乘员舱制冷回路包含:压缩机、HVAC、膨胀阀、 冷凝器以及压力开关等等。
压力开关用于操控冷却电扇的速度调理。主控单元 操控Chiller热交换器处于封闭状况。
(1)压缩机的转速操控:
空调操控单元通过对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 度、阳光强度进行收集,核算出车内所需要求的操控温 度信息,终究确认形式风门、温度风门、鼓风机风速、 表里循环风门方位,然后到达出风温度TD的操控。
式中:Tset 为设定温度,即默许温度旋钮方位;Tin 为 室内温度;K1 为设定温度误差增益,以设定25℃为基 准,操控升温文降温的水平;K2为室内温度误差增益, 操控升温文降温至25℃的水平;K3 为外界温度补偿偏 移,不同的外温进行不同的外温补偿;K4 :日照量补偿 偏移,不同的外温进行不同的阳光补偿;OFFSET :固 定常数,越小,制冷功用越强;越大,采暖才能越强, 暂取117。
各参数取值:K1取值:8;K2取值:10
取值方法:K1、K2在(Tamb-5,Tamb+5)区间内进 行取值。当温度在两个区间的临界值时,取进入该温度的区间前对应值。
K3取值如下表:
K4取值: K4=Kamb*Ksun,Kamb阳光补偿系数;Ksun阳光补偿 基值 阳光补偿值与外温文阳光辐射强度有关,不同辐照 度对应阳光传感器端电压V和Ksun的联系如下:
Tamb=20℃
不同的外温下,阳光补偿系数按下表履行:Kamb的 取值方法与K1、K2相同。
当TD值≥140时,操控压缩机封闭;当TD值≤135 时,操控压缩机敞开;在回差区间时,坚持上一状况;
1.2.2 乘员舱制热
乘员舱制热回路通过操控过水PTC输出功率加热 水,敞开导通阀1,封闭导通阀2,封闭导通阀3,封闭 chille,调理水泵3的转速,完结水路循环加热芯,通过 HVAC完结乘员舱的制热。
PTC的输出功率操控:
当TD值≥115时,操控PTC敞开;当TD值≤109时, 操控PTC封闭;在回差区间时,坚持上一状况;
1.3 驱动体系热办理模块
驱动体系热办理模块可以完结,电机体系的冷却, 充电机体系冷却以及DC/DC冷却。
该冷却回路通过可调速水泵以及可调速电扇完结。
1.3.1 电机体系冷却
主控子单元收集电机本体温度Tmotor,inveter温度 Tinveter,当电机当时温度超越方针温度值时首要敞开水 泵,水循环带走驱动电机的热量,若电机温度继续升 高,调理水泵转速,一起敞开冷却电扇,电扇转速依据 电机温度与方针温度差值线性调理;
当inveter当时温度超越方针温度值时首要敞开水 泵,水循环带走inveter的热量,若inveter温度继续升 高,调理水泵转速,一起敞开冷却电扇,电扇转速依据 inveter温度与方针温度差值线性调理;
冷却水泵转速
式中:K1pump为电机影响水泵转速调理系数;T1target 为电机满功率输出的方针温度;b1pump为转速预设初 值(电机);K2pump为inveter影响水泵转速调理系数; T2target为inveter满功率输出的方针温度;b2pump为inveter 影响水泵转速预设初值;
冷却电扇转速
式中:K1fan为电机影响电扇转速调理系数;T1target 为电机满功率输出的方针温度;b1fan为电机影响转速 预设初值;
K2fan为inveter电扇转速调理系数;T2target为 inveter满功率输出的方针温度;b2fan为inveter影响电扇 转速预设初值;
1.3.2 充电机体系冷却
主控单元收集充电机进水口温度Tincm以及出水口温 度Toutcm,充电机的冷却通过操控水泵与电扇的转速带走 充电机热量来完结。
充电机对水泵的转速需求:
充电机对电扇的转速需求:
式中:K1cm为充电机影响水泵转速调理系数;K2cm 为充电机影响电扇转速调理系数;b1cm为充电机影响 水泵转速预设初值;b2cm为充电机影响电扇转速预设 初值;
1.3.3 DC/DC体系冷却
主控单元收集DC/DC进水口温度Tindc以及出水口温 度Toutdc,充电机的冷却通过操控水泵与电扇的转速带走 DC/DC热量来完结。
DC/DC对水泵的转速需求
DC/DC对电扇的转速需求
式中:K1dc为DC/DC影响水泵转速调理系数;K2dc 为DC/DC影响电扇转速调理系数;b1dc为DC/DC影响 水泵转速预设初值;b2dc为DC/DC影响电扇转速预设 初值。
1.3.4 电扇与水泵的操控需求
根据电机体系,DC/DC体系,充电机体系在同一冷 却回路中,共用水泵和电扇,因而:
水泵操控转速
电扇操控转速
2 体系仿真
以某一纯电车型为例,进行体系仿真。车型散热需 求以及体系选型如下。
2.1 体系散热需求
2.1.1 电池体系冷却剖析
该车电池基本参数:37 AH;
散热量:3 kW;
最佳作业温度(℃):25~45;
进水温度(℃):36;
报警温度(℃):50;
毛病温度(℃):55;
水流量(L/min):12;
水道容积(L):4.5;
进水口型式:4进1出;
加热方法:过水PTC;
水阻曲线:几个进水口,流量3 L/min,流阻分别为 3.13m、3.24m、4.74m、5.37m。
☆电池需求:
电池发热量:3 000 W;
散热量需求:3 000 W;
冷却循环量:12 L/min;
按电池热量由底部热源传递核算;
总传热温差需求6.72℃;
进水温度36.16℃;
进出水温差约为4.23℃。
☆整车方针:
在环境40℃条件下,快充、最高车速行进替换 进行;
电池要求:环境40℃,1C充放电,电池在45℃温度 时,坚持热平衡,温度不上升。
2.1.2 电驱体系冷却剖析
电机散热需求(kW):6.8;
电机操控器散热需求(kW):4.5;
DC/DC与充电机散热需求(kW):0.2;
进水口温度(℃):65;
需求水流量(L):8~12。
2.2 整车热平衡仿真剖析
3 定论
本文是一种新能源轿车的热办理进行了具体功用划 分并提出规划思维,并通过仿真验证开始到达规划目 的。为了具体验证体系操控战略,奇瑞新能源公司试装 了一台MuleCar用于测验验证,并结合实测数据对操控 战略进行修正和完善,现在车辆现已可以到达试乘试驾 水平,证明操控战略在实践运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LI Y,ANG K H,YHONG G C,Patents,software and hardware for PID control:an 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rt[J].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2006,26(1).
[2] 余志生.轿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陈清泉.现代电动轿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 先进PID操控MATLAB仿真[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于科技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20年第03期第34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证,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