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跟磁珠应当说是两兄弟,很多人一向以为它们都是“通直阻交”,很简单混在一同。正所谓: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实电感和磁珠仍是有很大差异的。
电感的单位是享,类型也是用电感值来命名的,如:GZ2012-100指2012(0805)封装10uH的电感;磁珠的单位是欧,一般磁珠的类型都是用100MHz时的电阻值来命名的,需求留意的是这里是电阻值,而不是等效感抗。比方:JCB201209-301,是指2012(0805)封装100MHz时阻值为300欧的磁珠。
磁珠自身理论上是耗能元件,电感理论上是不耗能的。这是两类元件理论上的最大差异。电感的磁材是不关闭的,典型结构是磁棒,磁力线一部分经过磁材(磁棒),还有一部分是在空气中的;而磁珠的磁材是关闭的,典型结构是磁环,简直一切磁力线都在磁环内,不会散发到空气中去。磁环中的磁场强度不断改变,会在磁材里感应出电流,选用高磁滞系数和低电阻率的磁材就能把这些高频能量转换成热能,从而耗费掉。而电感则相反,要选低磁滞系数和高电阻率的磁材,以尽可能的使电感在整个频带内呈现共同的电感值。所以,结构和磁材的差异决议了磁珠和电感的实质差异。
电感首要使用在开关电源以及谐振、阻抗匹配及特别滤波等场合,而磁珠首要用于避免辐射,对EMC的改进要远优于电感。
磁珠把高频耗费掉了,并且没有对外的“磁走漏”,而电感则由于磁材不关闭,会把很多的高频信号传到外部空间,引起EMI问题……
磁珠一般引荐使用在电源或信号线上来增强去耦作用,但在地之间的使用时必定要当心,特别是会有大能量搅扰信号流过磁珠的使用场合。
记住在刚学习DSP设计时,师傅在DSP模仿部分使用是引荐一个电路,就是在数字电源和模仿电源上串两个磁珠,然后加上滤波电容就OK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奉为经典,直到触摸EMC设计时,才发现错的有多凶猛,也明白了当时的一些问题的症结所在。
磁珠在搅扰电流经过期呈现电阻特性,这个时分在磁珠的两头会有一个很大的△V,详细反映到DSP的模仿部分,A/D丈量就会呈现一个大的动摇,不论你用什么滤波算法,在继续的搅扰下,丈量成果肯定是乌烟瘴气。
所以在这些简洁使用中,地上必定不要加磁珠,直接短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