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占营 (湘潭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同传统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运算扩大器比较,在相同 的带宽和输入跨导情况下,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具有更高的电流运用功率,该结构能够减小扩大器的 尺度和功耗,一起不影响扩大器的增益和输出摆幅。依据Cadence Spectre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成果表 明,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具有挨近单端扩大器的电流运用功率。
关键词: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带宽;跨导
0 导言
扩大器是最重要的集成电路之一,能够追溯到真空 管年代。由于扩大器具有许多有用的特性,所以现已成 为今世高性能模仿电路和混合信号的首要挑选[1]。作业 于负反应状况的扩大器是模仿电路的根本单元之一,广 泛应用于模仿电路,例如ADC、外表扩大器、差错扩大 器等。 扩大器可分为单端扩大器与差分扩大器。单端扩大 器结构简略,电流功率高,易于核算和运用,但无法 完结差分信号的处理。差分扩大器处理差分信号,有更 高的电源噪声按捺比和更大的输出摆幅,可是比较于同 类单端扩大器有着更高的功耗和面积[1-2]。共源共栅运 放增益较高、结构简略、核算便利,是常用的差分放 大器。共源共栅运放有套筒式和折叠式两种,折叠式 共源共栅结构共模输入规模较高[3-4],可是多了输入对 支路,有更多的电流耗费,电流运用功率较低。套筒式 共源共栅输入共模规模较低,可是省了额定的输入对支 路,比较于折叠式共源共栅有更高的电流功率。
1 单端扩大器与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剖析
1.1 单端扩大器
单端扩大器以电阻负载的共源极为例,如图1(a),M1为输入管,电阻RD为负载电阻,CL为负载 电容,共源扩大器作业原理简略,能够直接写出它的增 益和增益带宽积。
直流增益为:
增益带宽积为:
由此可见,共源扩大器所耗费的电流对扩大器的增 益带宽积都有奉献,能够以为扩大器所耗费的1倍的电 流奉献了1倍的带宽。
1.2 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
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如图1(b)所示,M7、 M8为NMOS差分输入对,M3、M5和M4、M6为共源共 栅负载。其间左右输入对管和负载管尺度个数完全相同,为对称式结构,其跨导为gm7,8,增益为:
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是常见的运放结构,这儿直接 剖析稳态时小信号压差加在输入对两头时的小信号作业 状况。当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两输入端有小信号电压VX 改变时,假定Q点电压不变, 电路作业点不发生改变,初 始栅上电压为V0。假定其间 反相端小信号电压升高,同 相端小信号电压下降,那么 M7中的小信号电流向上,M8 中的小信号电流向下。但此 时Q点电压不变,因此,依据 基尔霍夫电流规律[5],咱们有 小信号电流Im7+Im8=0,即
由于M7、M8尺度完全相同,gm7=gm8,因此
即
这和Q点电压不变是共同的。相同M6的小信号电流 改变也是Im1,又以电流镜的方法仿制给M5,则输出端 的小信号电流巨细为:
则,差分对的直流增益为:
与之前式子持平。
增益带宽积为:
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结构简略,有很好的对称 性,能够直接写出扩大器的增益,可是流过差分对的2 倍电流只奉献了1倍的输入级跨导与带宽,另1个对跨导 与带宽不做奉献的输入管M8与负载M4、M6起到反应与仿制电流的效果,与单端扩大器比较,流过决议输入跨 导的MOS管的电流为尾电流ID2的一半,电流运用功率 只要单端扩大器的1/2,浪费了电流与芯片面积,电流 与地图运用功率一般。
2 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
为了进步电流运用功率,一起下降MOS管的尺度, 提出了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该结构原理图如图 1(c)所示。
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对称性好,两边MOS管的 尺度相同。本规划选用非对称式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 两边MOS的尺度为10:1,即差分输入对和负载的宽长比 的比值满意以下联系:
假如咱们假定M15管和M14管的直流电位持平,ID9 为尾电流源电流,则
因此
假定运放两头的差分输入小信号为VX,Q点电压不变,电路作业点不发生改变,初始栅上电压为V0,输出 小信号电压为VY。依据基尔霍夫电流规律,咱们有小信 号电流Im15+Im14=0,即:
由于M15的尺度是M14的10倍,gm15=10gm14, 因此:
即:
M15、M14两头的小信号电压分别为VX/11、10 VX/11,M14管发生的小信号电流为(10/11)*VXgm14, 10倍电流镜仿制的小信号电流为(10/11)*VXgm14*10, M15管的小信号电流为(1/11)*VXgm15,则运放的直流 增益为:
增益带宽积为:
本次规划选用非对称套筒式,其反相端与负载的尺 寸是同相端与负载尺度的10倍。流过决议输入跨导的输 入管M15的电流为10 ID9/11,电流运用功率为10/11挨近 单端扩大器,高于传统套筒式的1/2。
能够看出套筒式共源共栅的增益取决于输出一侧输 入管的尺度和电流,一起输入跨导也取决于输出一侧的 输入管。
3 仿真成果
选用0.5 μm的BCD工艺,规划了非对称套筒式共源 共栅扩大器。依据Cadence Spectre仿真器对传统套筒式 共源共栅和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进行STB仿真[6],负 载电容设置为50 nF,频率响应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所 示。能够明显地看出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和非对称 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幅频特性曲线的差异。传统套筒式 共源共栅结构的幅频特性为曲线①,其单位增益带宽约 为5.1 kHz,选用非对称式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的幅频特性为曲线②,其单位增益带宽约为50.9 kHz。仿真结 果与核算相符,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的带宽是 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的10倍。运算扩大器的输入 跨导取决于输出端支路,验证了上面的核算。
4 定论
本文剖析了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的小信号作业原 理及其电流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 栅结构,核算并验证运放的跨导与带宽取决于输出一侧的 输入管的尺度和漏电流。该结构充沛地运用了差分对的尾 电流,与平等带宽的传统共源共栅扩大器比较,非对称式 结构中对跨导和带宽没有奉献的扩大器能够选用较小的尺 寸和电流,有着更低的电流耗费和更小的地图面积。本文 选用0.5 μm的BCD工艺规划了一款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 扩大器,并与传统套筒式共源共栅扩大器做比照。经过计 算与仿真验证能够得出,非对称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具有 更高的电流运用功率,更低的电流耗费以及更小的地图面 积,可广泛应用于扩大器电路中。
参考文献:
[1] 毕查德+拉扎维(RAZAVI B). 模仿CMOS集成电路规划[M].西 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2] SANSEN W M C. Analog design essentials[M]. Springer, 2006.
[3] ALLEN P E,HOLBERG D R. CMOS模仿集成电路规划[M]. 冯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 林康-莫莱.模仿集成电路规划[M].陈晓飞,邹望辉,刘政林,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5] 邱关源.电路.第5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何乐年,王忆.模仿集成电路规划与仿真[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本文来源于科技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20年第03期第47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证,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