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IC

stc-52单片机的引脚描述及片外总线结构

9、RSTVPD(9脚)RST复位(高电平复位):当输入的信号连续2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为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推荐在此引

9、RST/VPD(9脚)

RST复位(高电平复位):当输入的信号接连2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为有用,用以完结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引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衔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衔接一个约10μF的电容,以确保可靠地复位。

VPD备用电源: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确保内部RAM的数据不丢掉。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则的电平,而VPD在其规则的电压规模(5±0.5V)内,VPD就向内部RAM供给备用电源。

18、19、时钟引脚

时钟引脚外接晶体与片内的反相放大器构成了一个振荡器,它供给了单片机的时钟操控信号。时钟引脚也可外接晶体振荡器

(1)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反向放大器的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假如选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此引脚应接地。

(2)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至内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假如选用外部晶体振荡器时,该引脚承受振荡器的信号,即直接把此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的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1和XTAL2常常外接石英晶振电容组成的反应回路,以输出矩形脉冲作为单片机的时钟信号。

29、PSEN(29脚)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履行MOVC拜访片外程序时,PSEN主动发生低电平,以完成外部ROM单元的读操作,其他状况均为高电平。

1. 内部ROM读取时,PSEN不动作;

2. 外部ROM读取时,在每个机器周期会动作两次。但在此期间,每逢拜访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用的PSEN信号将不呈现;

3. 外部RAM读取时,两个PSEN脉冲被越过不会输出;

4. 外接ROM时,与ROM的OE脚相接。

30、ALE/PROG(30脚)

榜首功用ALE(Address Lock Enable)为地址锁存答应,拜访片外存储器时运用。在体系扩展时,ALE用于操控把P0口的输出低8位地址送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完成低位地址和数据的阻隔。8051扩展外部ROM时,使ALE与74LS373锁存器的G端相衔接,当CPU对外部进行存取时,用以锁住地址的低位地址,即P0口输出。

因为ALE是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当体系中未运用外部存储器时,ALE脚也会有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因而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守时脉冲运用。要注意的是,每逢拜访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越过一个ALE脉冲。ALE端能够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

PROG为本引脚的第二功用,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31、EA/VPP (31脚)

EA(Enable Address)为表里程序存储器挑选操控端。

EA=1,拜访片内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的数值超越0FFFH(关于8051、8751)时,即超出片内程序存储器的4K字节地址规模时,将主动转向履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EA=0,单片机则只拜访外部程序存储器。关于常用的803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有必要常接地,这样才干只挑选外部程序存储器。

VPP(Voltage Pulse of Programing)为本引脚的第二功用。用于施加编程电压,例如+21V(8751)。关于89C51,加在VPP脚的编程电压为+12V或+5V。

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

1. P0口(39脚至32脚):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在外接存储器时,与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法驱动8个LS型的TTL负载。

2. P1口(1脚至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因为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况,输入也不能锁存,故不是真实的双向I/O口。P1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对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用为T2守时/计数器的外部输入,P1.1引脚的第二功用为T2EX捕捉、重装触发,即T2的外部操控端。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纳低8位地址。

3. P2口(21脚至2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在拜访外部存储器时,它能够作为扩展电路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接纳高8位地址。P2能够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4. P3口(10脚至17脚):是准双向8位I/O口,在MCS-51中,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用,是复用双功用口。P3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作为榜首功用运用时,就作为一般I/O口用,功用和操作方法与P1口相同。

作为第二功用运用时,各引脚的界说如表所示。

值得着重的是,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界说为榜首功用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用。

表 P3各口线的第二功用界说

口线 引脚 第二功用

P3.0 10 RXD(串行输进口)

P3.1 1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12 INT0(外部中止0)

P3.3 13 INT1(外部中止1)

P3.4 14 T0(守时器0外部输入)

P3.5 15 T1(守时器1外部输入)

P3.6 1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

P3.7 1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

使P3端品各线处于第二功用的条件

1. 串行I/O处于运转状况(RXD,TXD);

2. 打开了处部中止(INT0,INT1);

3. 守时器/计数器处于外部计数状况(T0,T1);

4. 履行读写外部RAM的指令(RD,WR)。

在使用中,如不设定P3端口各位的第二功用(WR、RD信号的发生不必设置),则P3端口线主动处于榜首功用状况,也便是静态I/O端口的作业状况。在更多的场合是依据使用的需求,把几条端口线设置为第二功用,而别的几条端口线处于榜首功用运转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不宜对P3端口作字节操作,需选用位操作的方式。
 

端口的负载才能

P0端口能驱动8个LSTTL负载。如需添加负载才能,可在P0总线上添加总线驱动器。P1,P2,P3端口各能驱动4个LSTTL负载。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bandaoti/262494.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f@86ic.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