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自已想制板,我看了一些书,自己也画过板,总结一下。期望对那些摩拳擦掌的朋友有所协助。
首先是原理图的问题,最小体系板(包含CAN,如同便是传说中清华的那块板),芯片的外围滤波和
电源的滤波都是经典的。不过,都是按8M的规划的,现在许多的体系板都是如此。HCS的管脚许多,怎么装备利用好,是留下接口仍是直接拿来用要力所能及,一般的,SCI肯定要的,
LED作指示,SPI,CAN都能够搞上,一个芯片能够做。PS:前次有个朋友留言说
HCS12DG只能用串联晶振方法,是不对的。串联并联都能够,而且一般用无源晶振,廉价。
接着谈一下PCB。PCB这个最好按飞思卡尔的DS上的布线安置晶振,PLL的外围
电容,由于这两个都直接地影响到体系的安稳性。
特别注意:
1、电源要处理洁净。
CU或许发生时间短的能量消耗峰值,类似于一个脉冲,而脉冲有一个明显高频的傅氏光谱重量,简单发生
电磁搅扰问题。一般应该运用一个0.1uF的
电容滤波,而一个0.01uF的
电容应该放在每个电路的电源和接地之间,这个
电容应该尽或许接近每个
IC管脚。除了这些
电容,一个10–470uF的
电容也应该放在电源稳压前面做储能。最终,电源和MCU中心增加一个磁珠除搅扰。
2、时钟晶振的处理。
布线时晶振下面最好不好走线。一般用16MHz的晶体来发生8MHZ的基准时钟。频率越高谐波会越明显,晶振要离MCU近,而且外壳需求接地。在高频很灵敏的场合,无用的输入管脚需求作一些处理,如下拉,上拉等等,还好,飞思的
单片机有51K左右的上拉。
3、接地处理。
地被认为是0V,若电动势失真,那么会出问题的。因而,有必要保证一切的电路引脚都共用一个参阅地,而且这个参阅地是十分安稳的。多个连接点接地能够防止“ 地”的弱小失真,即多点接地。第一流的做法是“混合接地”即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合作运用。它对各独自的数字、模仿、输入输出以及PCB元件都十分重要。比方:SCI LED VSS等每个小体系都共用一个独自的接地址,而在各个小体系里选用多点接地。这对进步体系的安稳性有用,特别是高频时。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bandaoti/fenxiao/25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