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参数运用阐明
S1:方针值(SV)
S2:测定值(PV)
S3:参数 D:输出值(MV) 32位指令名称为DPID 其16位之
S3参数表如下所示:参数代号 参 数 名 称 数 值 范 围
S3 取样时刻(Ts) 1~2000(%sec)
S3+1 份额增益(KP) 0~30000(%)
S3+2 积分增益(KI) 0~30000(%)
S3+3 微分增益(KD) 0~30000(%)
S3+4 动作方向(Dir) 0~2
S3+5 误差量(E)不效果规模 0~32767
S3+6 输出值(MV)饱满上限 -32768~32767
S3+7 输出值(MV)饱满下限 -32768~32767
S3+8 积分值饱满上限 -32768~32767
S3+9 积分值饱满下限 -32768~32767
S3+10 暂存累积之积分值 —
S3+11 暂存前次PV值 —
S3+12 , S3+13 体系用(暂存扫描时刻) —
16位之S3参数阐明如下所示:
S3:取样时刻最小设定值需大于程序扫描时刻
S3+1~ S3+3:设定值超出最大值时以最大值运用
S3+4:0主动操控方向(内定值) 1正向动作(SV-PV) 2逆向动作(PV-SV)
S3+5:假定设定5,则E在-5~5之区间输出值(MV)将为0
S3+6:假定设定1000,则输出值(MV)大于1000时将以1000输出
S3+7:假定设定-1000,则输出值(MV)小于-1000时将以-1000输出 S3+6需大于等于S3+7,不然上限值与下限值将互掉 ;
S3+8:假定设定1000,则积分值大于1000时将以1000输出且不再积分
S3+9:假定设定-1000,则积分值小于-1000时将以-1000输出且不再积分 S3+8需大于等于S3+9,不然上限值与下限值将互掉 ;
S3+10为累积之积分值,一般只供参阅用,可是运用者仍是能够依需求铲除或修正
S3+11为前次测定值,一般只供参阅用,可是运用者仍是能够依需求修正
32位之S3参数表如下所示:参数代号 参 数 名 称 数 值 范 围 S3 至 S3+4 参数界说同16位界说 —- S3+5 , S3+6 误差量(E)不效果规模 0 ~ 2147483647 S3+7 , S3+8 32位输出值饱满上限 -2147483648~2147483647 S3+9 , S3+10 32位输出值饱满下限 -2147483648~2147483647 S3+11 , S3+12 32位积分值饱满上限 -2147483648~2147483647 S3+13 , S3+14 32位积分值饱满下限 -2147483648~2147483647 S3+15 , S3+16 32位累积之积分值 — S3+17 , S3+18 32位之前次PV值 — S3+19 , S3+20 体系用(暂存扫描时刻) — 32位之S3参数阐明与16位之参数阐明大致上相同,其不同点只在于S3+5 ~ S3+20之间参数容量由本来16位变为32位。
二、 PID指令方块图 (待续)
三、 运算公式 其间在主动及正向动作时 而在逆动作时 别的 表明 的微分值,以及表明的积分值由上述公式中可得知本指令与一般PID指令有所不同,其不同点乃在于微分值运用上的改变,为了防止一般PID指令于初度起动时所形成瞬间微分值过大之缺陷,因而本指令选用监看测定值(PV)之微分情况,当测定值(PV)改变量过大时,则本指令之微分值也将变大。
四、 注意事项与主张
1. S3+6~ S3+13运用区只限于EP/EH以及ES(v5.7版今后)机种运用。
2. ES机种(v5.6版曾经)只限运用一次指令,ES(v5.7版今后)/EP/EH无运用次数之约束。
3. 运用者于调整KP、KI及KD三个主要参数时,请先调整KP值(依经验值设定),而KI及KD值先设定为0,比及调整到大致上可操控时,再依序调整KI值(由小到大)以及KD值(由小到大),调整典范如典范四所示。其间KP值为100则表明100%,即对误差值的增益为1,小于100%将对误差值衰减,大于100%将对误差值扩大,S3+4有必要为0,才干双向PID调理。
4. 本指令动作须合作许多参数值操控,因而请勿随意设定参数值,避免形成无法操控之现象。
五、典范典范一:运用PID指令于一般方位或速度操控时之方块图(动作方向S3+4需设为0)
典范二:运用PID指令与变频器调配操控时之方块图(动作方向S3+4需设为0)
典范三:运用PID指令于温度操控时之方块图(动作方向S3+4需设为1)
典范四:PID指令参数调整主张过程阐明假定操控体系之受控体G(s)的搬运函数为一阶的函数 (一般马达的模型均为此函数),指令值SV为1,取样时刻Ts为10ms。
主张调整过程如下:过程1:首先将KI及KD值设为0,接着先后别离设定KP为5、10、20及40,并别离记载其SV及PV情况,其成果如下图所示。过程2:调查上图后得知KP为40时,其反响会有过冲现象,因而不选用;而KP为20时,其PV反响曲线挨近SV值且不会有过冲现象,可是因为发动过快,因而输出值MV瞬间值会很大,所以考虑暂不选用;接着KP为10时,其PV反响曲线挨近SV值并且是比较滑润挨近,因而考虑运用此值;最终KP为5时,其反响过慢,因而也暂不考虑运用。过程3:选定KP为10后,先调整KI值由小到大(如1、2、4至8),以不超越KP值为准则;然后再调整KD由小到大(如0.01、0.05、0.1及0.2),以不超越KP的10%为准则;最终可得如下图之PV与SV的联系图。附注:本典范仅供参阅,因而运用者还需依实践操控体系之情况,再自行调整其合适之操控参数。
六、实例实例一:运用PID指令于压力操控体系,
运用典范一之方块图。操控意图:使操控体系达到压力方针值操控特性阐明:此体系需求逐渐达到操控意图,因而过快的达到操控意图时,可能会形成体系超控或无法负荷之现象。主张解决办法:办法一运用较大之取样时刻达到办法二运用推迟指令的功用达到,其操控方块图如下图。
指令推迟功用程序实例如下:实例二:速度操控与压力操控体系别离独立操控,运用典范二之方块图。操控意图:速度操控运用开路操控一段时刻后,再参加压力操控体系(PID指令)作闭路操控,然后达到压力操控意图。操控特性阐明:因为此两体系的速度与压力之间,并无特定联系可找出来运用,因而本架构需先达到开路式的操控速度意图,然后再依闭路式的压力操控,以达到操控的方针。别的如怕压力操控体系之操控指令过于改变太快,则可考虑参加实例一里的指令推迟功用。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ceping/baogao/23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