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湿法”破解蓄电池回用难题
跟着环境保护部《废铅酸蓄电池铅收回业清洁出产规范》本年1月1日正式施行,铅酸蓄电池出产及收回企业的生计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应战。铅酸蓄电池俗称”电瓶”,虽然已几番更新换代,但却一直未能打破污染瓶颈。依据国家”谁出售谁负责收回处理”的相关要求,大批企业因难以处理这个”硬骨头”,先后被环境保护部封闭。
不同的是,人见人怕的废旧电瓶到了浙江汇同电源公司手里,却成了宝物。
生计危机下研发“全湿法”
浙江汇同电源公司技能专家张正洁介绍说,现在铅酸蓄电池的出产现已不是难题,但从其收回使用来说,现在国内仅有4家企业引入了”半水湿半火”的处理方法,但仍会形成必定程度的铅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而其他处理企业一般采纳建立简易炉,用斧头劈、火烧等方法处理。国家在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先后封闭了大批此类企业。
面对生计危机,作为铅酸蓄电池出产厂家的浙江汇同电源公司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引入设备,要么立异技能。
引入设备不只要花费巨资(6000万元~7000万元),并且要依靠国外技能、设备,世界竞争力无从谈起。再加上铅的价格从上一年8000元/吨涨到现在1.6万元/吨,企业发展面对严重应战。为此,浙江汇同活跃到高校、相关研究院引入高级人才,攻坚克难,研发出了密封式”全湿法”工艺,悉数采纳水下处理,代替现在”火烧”和”半水湿半火”的处理方法。
屡次实验证明,”全湿法”能有用从头使用废旧铅酸蓄电池,并具有节能降耗、污染物零排放等长处。
张正洁介绍说,以每年再生使用30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核算,每年可多产铅9万吨,产量可达22.5亿元;可节约标煤33万吨,节约用水338.4万立方米;一起,还可少排废水300万立方米,少排二氧化硫37.5万吨,少排粉尘19.98万吨,少排废铅14.98万吨,少排废酸48万吨。
规范引导职业健康发展
浙江汇同于上一年3月向浙江省科技厅申报严重科技专项要点社会发展项目,与此一起,凭仗此项发明专利,浙江汇同成为环境保护部约请参加拟定《废铅酸蓄电池铅收回业清洁规范》的仅有一家企业。
据了解,废铅酸蓄电池归于危险废物,此项规范对废铅蓄电池搜集、运送、再出产、综合使用等提出了清晰和详细的要求。一起,为废铅酸蓄电池铅收回业展开清洁出产供给了技能支持和导向。
此规范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别离代表世界清洁出产先进水平、国内清洁出产先进水平和国内清洁出产根本水平。浙江汇同的技能水平归于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