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毫米波雷达技术解读:从工作原理到应用实践与产品选型

河北驰秒科技有限公司全系列产品,免费提供样品,技术支持,请联系销售人员:400-862-1528、0311-82125118、15533951024 (微信同号)。 雷达技术是一种…

河北驰秒科技有限公司全系列产品,免费提供样品,技术支持,请联系销售人员:400-862-1528、0311-82125118、15533951024 (微信同号)。
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征的先进技术。根据工作频率和波段的不同,雷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雷达类型及其特点:
20250408102822291
下文就其中毫米波雷达技术原理、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毫米波雷达模块优略势和毫米波雷达模块产品做详细介绍。 二、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段电磁波(频率范围为30GHz到300GHz,波长为1毫米到10毫米)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毫米波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强穿透性、全天候工作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和医疗等领域。 1、毫米波雷达模块的构成 如下图为雷达的主要构成部分。
20250408102830338
毫米波雷达模块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天线的设计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 发射机:生成和发射毫米波信号,通常包含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组件。 射频收发转换开关:切换雷达系统的收发状态。 接收机:接收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并进行处理。通常包括低噪放大器(LNA)、混频器和模数转换器(ADC)等组件。 信号处理单元: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字信号滤波、数据解调和目标检测等,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器。 显示器: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形式展示给用户。 2、毫米波雷达模组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为整个毫米波雷达的工作流程。
20250408102843642
毫米波工作原理图解 ① 发射信号 雷达系统首先发出毫米波信号。这些信号由发射机生成,通常是一个高频振荡器,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的毫米波。发射机通过天线将毫米波信号发射到目标区域。 ② 信号传播 发射的毫米波信号在空气中传播。当信号遇到目标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或折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取决于目标物体的物理特性(如形状、大小、材料等)以及信号的频率和波长。 ③ 接收信号 雷达系统通过天线捕捉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这些反射信号被天线接收后,传输到接收机进行初步处理。接收机通常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混频器,用于放大和转换信号。 ④ 信号处理 接收机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信号的时间延迟、信号强度和相位变化。这些参数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形状等信息。具体来说: 距离测量:通过测量信号的往返时间(TOF,Time of Flight)来计算目标物体的距离。 速度测量: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变化来计算目标物体的速度。 角度测量:通过多天线阵列和波束成形技术,确定目标物体的方向和角度。 ⑤ 控制显示 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控制与显示单元展示给终端用户。这些数据可以以图像、图表或其他形式呈现,为用户提供目标物体的详细信息。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例如在自动驾驶系统中,根据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三、毫米波雷达模组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的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因此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准的探测能力。这使得毫米波雷达模块在各种应用中都表现出色,包括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和健康监测等领域。 汽车电子:支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的盲点检测、自动紧急制动(AEB)、自适应巡航(ACC)等功能,助力自动驾驶。 工业自动化:实现智能产线中的运动监测、机器人避障与材料识别。 安防监控:用于周界监控、无感入侵检测与高精度人体识别。 医疗与健康监测:实现心跳、呼吸检测与无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控。 无人机与机器人:提升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感知与决策能力。 航空航天:支持导弹制导、目标识别与隐身探测等关键任务。 四、毫米波雷达模组的优缺点 毫米波雷达模块在人体微动检测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以下是对其优劣势的简要介绍: 1、毫米波雷达模块的优势 ① 高精度检测 采用FMCW(调频连续波)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厘米级距离分辨率和毫米级微动感知。配备24GHz一发一收天线和专用信号处理芯片,确保检测精度与稳定性,支持多目标同时检测,精准区分不同人体的运动状态。 ②广覆盖能力 最远感应距离达10米,探测角度±60°,覆盖更大监控区域。支持挂顶、挂壁等多种安装方式,适应不同场景需求,专为室内环境设计,信号穿透性强,减少盲区干扰。 ③易集成性 采用单芯片SoC设计,集成雷达收发、信号处理与算法运算功能,简化外围电路设计。尺寸紧凑(20mm×20mm),便于嵌入各类智能设备,提供UART和SWD接口,支持快速开发与调试。 ④灵活配置 支持通过上位机工具调整探测距离、灵敏度、目标消失延迟等参数,可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动态调整。预置多种工作模式,支持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切换。 ⑤环境适应性强 抗干扰设计有效抵御多径效应与非人物体干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全天候运行,不受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实现24小时可靠监测。 2、毫米波雷达模块的劣势 ①探测距离限制 毫米波雷达模块在强反射或多径效应环境中,最大探测距离可能缩短。对于低反射率或小型目标,探测距离可能降低,需合理安装位置以避免信号衰减或盲区。 ②环境依赖性 毫米波雷达模块需在合适的安装环境中使用,避免金属物体、强电磁干扰源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暴雨、积雪等极端天气可能干扰探测效果,高温或低温环境也可能影响性能。 ③成本考量 相比红外或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方案成本较高。采用先进芯片和雷达技术,提升了模块的成本,可能限制其在价格敏感型市场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模块凭借其高精度、广覆盖与易集成特性,为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领域的人体感知需求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尽管在极端环境下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仍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的优选方案。 五、毫米波雷达模组产品推荐 1、人体微动毫米波雷达模组 产品名称:CMS-24LD12A 产品简介 CMS-24LD12A是亿佰特毫米波雷达系列的广覆盖人体微动毫米波传感器,包含极简化的24GHz传感器硬件和人体微动感应智能算法固件。该模块硬件搭载AIoT毫米波传感器、高性能24GHz一发一收天线和外围电路。 主要特点 高精度感知:采用毫米波雷达距离测量技术和先进的专有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运动、微动和站立人体的精确感知。 超小尺寸:传感器尺寸仅为20mm×20mm,便于集成到各种设备中。 即插即用:加载默认人体感应配置,支持GPIO和UART接口,可快速集成到不同智能场景和终端产品。 灵活配置:可轻松配置感应距离范围、不同区间的触发和保持门限以及无人上报时间。 低功耗:3.3V电源供电,支持3.0V~3.6V宽电压范围,平均工作电流50mA。 实时检测:实时上报探测结果,提供可视化工具,支持配置探测距离区间和目标消失延迟时间。
20250408102853820
2、人体生命存在感应毫米波雷达模组 产品名称:CMS-24LD12B 产品简介 CMS-24LD12B毫米波雷达模组是亿佰特毫米波雷达系列中的一款杰出人体生命存在感应传感器参考设计。该模块融合了高效的24GHz毫米波传感器硬件E54-24LD12B与智能算法固件HPS01。传感器硬件部分由AIoT毫米波传感器芯片、高性能一发一收微带天线、MCU以及配套的外围辅助电路共同组成。智能算法固件HPS01则采用了FMCW波形以及芯片专有的先进信号处理技术。 主要特点 24GHz ISM频段工作:符合国际频谱法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精准生命存在感知:在室内环境下,能够精准感知人体的存在和距离。 超紧凑模组尺寸:18mm×15mm的小巧尺寸,便于集成到各种设备中。 低功耗设计:3.3V单电源供电,电压范围3.0V~3.6V,持续工作平均电流50mA。 最大检测距离:可达4.5米,适用于多种室内环境。 全方位感应:方位角与俯仰角均为±45°,满足多种安装需求。 即插即用:支持自动加载默认配置,提供可视化工具,可灵活配置探测距离区间及按距离门调节灵敏度。 多种安装方式:支持挂顶、挂壁等多种安装方式,适应不同场景。 驰秒科技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联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提供多种毫米波雷达模组和无线数传设备,适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慧安防等多个领域。更多产品信息和应用案例,可访问驰秒科技官网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news/355706.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f@86ic.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