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芯闻

开放式现场总线 CC-Link 总述

虽然CC-Link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良好,国内已经存在大量广泛的应用和一些合作伙伴,但是关于CC-Link的全貌的介绍相对较少。作…

  尽管 CC-Link 在我国的商场体现出色,国内现已存在很多广泛的运用和一些协作伙伴,可是关于 CC-Link 的全貌的介绍相对较少。

  作为容纳了现场总线最新技能的 CC-Link ,其先进的技能功用和特色十分明显。有必要逐步向广阔的用户和协作伙伴及我国的工程技能人员,介绍 CC-Link 有关技能和运用状况。使 CC-Link 的技能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为我国的现场总线的开展,供给有利的参阅。

  一、开放式现场总线 CC-Link 技能布景和 CLPA

在 1996 年 11 月,以三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以 “ 多厂家设备环境、高功用、省配线 ” 理念开发、发布和开放了现场总线 CC-Link ,第一次正式向商场推出了 CC-Link 这一全新的多厂商、高功用、省配线的现场网络。并于 1997 年取得日本电机工业会( JEMA )颁布的出色技能成就奖。 CC-Link 是 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 ( 操控与通讯链路体系 ) 的简称。

即:在工控体系中,能够将操控和信息数据一起以 10Mbps 高速传输的现场网络。 CC-Link 具有功用杰出、运用广泛、运用简略、节约本钱等杰出长处。作为开放式现场总线, CC-Link 是仅有起源于亚洲区域的总线体系,CC-Link 的技能特色特别合适亚洲人的思维习惯.于 1998 年,轿车职业的马自达、五十铃、雅马哈、通用、铃木等也成为了 CC-Link 的用户,并且 CC-Link 敏捷进入我国商场.1999 年,出售的实绩已超越 17 万个节点, 2001 年到达了 72 万个节点,到 2001 年累计量到达了 150 万,其添加势头迅猛,在亚洲商场占有比例超越 15 %(据美国工控专业查询组织 ARC 查询),遭到亚、欧、美、日等客户的高度评价。

   为了运用户能更便利地挑选和装备自己的 CC-Link 体系, 2000 年 11 月,CC-Link 协会( 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 简称 CLPA)在日本建立。首要担任 CC-Link 在全球的遍及和推动作业。为了全球化的推行能够一致进行,CLPA(CC-Link 协会)在全球设立了很多的驻点,散布在美国、欧洲、我国、我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担任在不同区域在各个方面推行和支撑 CC-Link 用户和成员的作业。

   CLPA 现在有 “Woodhead” 、 “Contec” 、 “Digital” 、 “NEC” 、 “ 松下电工 ” 、 “idec” 和 “ 三菱电机 ” 等 7 个常务理事会员。到 2002 年 4 月底, CLPA 在全球具有 250 多家会员公司,其间包含浙大中控、中科软大等等几家我国大陆区域的会员公司。

  二、 CC-Link 的通讯原理

CC-Link 的底层通讯协议遵从 RS485 ,详细的通讯方法请参照下图 .

图1:通讯原理

  CC-Link 供给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 2 种通讯方法。一般状况下, CC-Link 首要选用播送-轮询(循环传输)的方法进行通讯。详细的方法是:主站将改写数据(RY/RWw )发送到一切从站,与此一起轮询从站 1 ;从站 1 对主站的轮询作出呼应( RX/RWr ),一起将该呼应奉告其它从站;然后主站轮询从站 2 (此刻并不发送改写数据),从站 2 给出呼应,并将该呼应奉告其它从站;依此类推,循环往复。播送-轮询时的数据传输帧格局请参照下图,该方法的数据传输率十分高。

除了播送-轮询方法以外, CC-Link 也支撑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时通讯。从主站向从站的瞬时通讯量为 150 字节 / 数据包,由从站向主站的瞬时通讯量为 34 字节 / 数据包。瞬时传输时的数据传输帧格局请参照下图,由此可见瞬时传输不会对播送轮询的。

  一切主站和从站之间的通讯进程以及协议都由通讯用 LSI - MFP(Mitsubishi Field Network Processor) 操控,其硬件的规划结构决议了 CC-Link 的高速安稳的通讯。

MFP 构成图

  三、 CC-Link 的杰出功用

  一般工业操控范畴的网络分为 3 到 4 个层次,分别是上位的管理层,操控层和部件层。部件层也能够再细分为设备层和传感器层, CC-Link 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一起也能够掩盖较高层次的操控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器层。

  1 、 CC-Link 的网络结构

现场总线 CC-Link 的一般体系构成如图所示:

图: CC-Link 体系构成  一般状况下, CC-Link 整个一层网络可由 1 个主站和 64 个子站组成,它选用总线方法经过屏蔽双绞线进行衔接。网络中的主站由三菱电机 FX 系列以上的 PLC 或计算机担任,子站能够是长途 I/O 模块、特别功用模块、带有 CPU 的 PLC 本地站、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体系、机器人以及各种丈量外表、阀门、数控体系等现场外表设备。假如需求增强体系的可靠性,能够选用主站和备用主站冗余备份的网络体系构成方法。选用第三方厂商出产的网关还能够完结从 CC-Link 到 ASI 、 S-Link 、 Unit-wire 等等网络的衔接。   2 、 CC-Link 的传输速度和间隔 CC-Link 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最高能够到达 10Mbps ,其数据传输速度随间隔的添加而逐步减慢,传输速度和间隔的详细联系如下表所示。表:传输速度和间隔的对应联系  CC-Link 的中继器现在有多种:一种为 T 型分支中继器 AJ65SBT-RPT ,每添加一个间隔延伸一倍。一层网络最多能够运用 10 个。第二种为光中继器 AJ65SBT-RPS 或 AJ65SBT-RPG ,用光缆延伸,因此在一些比较简单受搅扰的环境能够选用。光中继器要成对运用,每一对 AJ65SBT-RPS 之间的延伸间隔为 1 公里,最多能够运用 4 对;每一对 AJ65SBT-RPG 之间的延伸间隔为 2 公里,最多能够运用 2 对。第三种为空间光中继器 AJ65BT-RPI-10A/AJ65BT-RPI-10B ,选用红外线无线传输的方法,在布线不便利,或许衔接设备方位会移动的场合运用。空间光中继器也有必要成对运用,两者之间的间隔不能超越 200 米,还有一些便利接线的中继器和与其他网络相连的网关和网桥。 CC-Link 供给了 110 欧姆和 130 欧姆两种终端电阻,用于防止因在总线的间隔较长、传输速度较快的状况下,因为外界环境搅扰呈现传输信号的奇偶校验犯错等传输质量下降的状况。   3 、 CC-Link 完结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CC-Link 供给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 2 种方法的通讯。每个内存站循环传送数据为 24 字节,其间 8 字节( 64 位)用于位数据传送, 16 字节( 4 点 RWr 、 4 点 RWw )用于字传送。一个物理站最大占用 4 个内存站,故一个物理站的循环传送数据为 96 个字节。   关于 CC-Link 整个网络而言,其循环传输每次链接扫描的最大容量是 2048 位和 512 字.在循环传输数据量不够用的状况下, CC-Link 供给瞬时传输功用,可将 960 字节的数据,用指令传送给方针站。   CC-Link 在衔接 64 个长途 I/O 站、通讯速度为 10Mbps 的状况下,循环通讯的链接扫描时间为 3.7 毫秒。安稳快速的通讯速度是 CC-Link 的最大优势。   4 、 CC-Link 丰厚的功用   1 )主动改写功用、预定站功用 CC-Link 网络数据从网络模块到 CPU 是主动改写完结,不必有专用的改写指令;组织预留今后需求挂接的站,能够事先在体系组态时加以设定,当此设备挂接在网络上时, CC-Link 能够主动识别,并归入体系的运转,不必从头进行组态,坚持体系的接连作业,便利规划人员规划和调试体系。   2 )完善的 RAS 功用 RAS 是 Reliability (可靠性)、 Availability (有效性)、 Serviceability (可维护性)的缩写。例如毛病子站主动下线功用、修正后的主动回来功用、站号堆叠查看功用、毛病无效站功用、网络链接状况查看功用、自确诊功用等等,供给了一个能够信赖的网络体系,协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康复网络体系。   3 )互操作性和即插即用功用 CC-Link 供给给协作厂商描绘每种类型产品的数据装备文档。这种文档称为内存映射表,用来界说操控信号和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然后,协作厂商依照这种映射表的规则,进行 CC-Link 兼容性产品的开发作业。以模拟量 I/O 开发作业表为例,在映射表中位数据 RX0 被界说为 “ 读准备好信号 ”,字数据 RWr0 被界说为模拟量数据。由不同的 A 公司和 B 公司出产的相同类型的产品,在数据的装备上是彻底相同的,用户底子不需求考虑在编程和运用上 A 公司与 B 公司的不同,别的,假如用户换用同类型的不同公司的产品,程序根本不必修正。可完结 “ 即插即用 ” 衔接设备。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news/xinwen/238099.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f@86ic.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