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芯闻

盘点2017年锂电池并购失利十大事例,三大主因致使失利

本站为您提供的盘点2017年锂电池并购失败十大案例,三大主因致使失败,政策偏紧,影响收购方信心。2017年,是新能源产业大变革的一年,年初开始,陆续发布多项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政策,电池企业目录、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重审、3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国家正在试图弱化新能源产业对政策的依赖,促进产业独立化、规范化发展。

  据统计,2017年里关于锂电池失利的收买案就十起,锂电池职业的开展进程越来越缓慢,转型也遭受了很大的应战。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它失利的呢。今日小编概括了三大主因,便是这三大主因导致了锂电池收买案的失利。

  据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本年以来,锂电职业吞并购事例有近31起,大部分会集在原资料、动力电池、四大资料和设备等范畴,其间收买失利的事例超越10起。一系列的停止收买事例标明,上市公司跨界转型之路不只不顺利,还存在许多危险。

  11月6日,兆新股份发布布告称,公司原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法购买惠强新材100%股权,但因为买卖两边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心条款未能达到共同。买卖两边经协商共同,决议停止谋划本次严重资产重组事项。

  这也意味着兆新股份原拟收买两家锂电企业的方案失利了。

  而本年8月14日,兆新股份才宣告停止收买阿李股份的买卖。关于抛弃阿李股份的原因,兆新股份称,因为公司与阿李股份首要股东在定价、估值等事项上存在较大不合,且阿李股份相关方对该公司对接本钱商场的条件和方法产生了不同定见,致使两边未能达到共同。并于8月11日签定了免除协议书。

  从布告内容来看,尽管兆新股份将停止收买原因简略归结为两边在收买价格和买卖条件上未能达到共同。可是,兆新股份在停止收买阿李股份后的10月31日,宣告拟2亿增资锦泰钾肥,1.25亿增资上海中锂。

  从本年一系列的上市公司停止收买事例来看,背面的原因或不止于此。

  三大主因致收买失利

  锂电大数据整理这10起并购失利事例发现,上市公司收买锂电企业,跨界转型失利首要有三大原因:

  谈钱伤重组,价格为主因。2015年,在全球经济相对低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职业迎来了迸发期,而作为中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更是招引超千亿本钱(含上游原资料、四大资料、设备)涌入。然优质锂电标的跟着商场成熟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削减,导致企业估值较前两年出现翻倍或数倍增加,两边在收买价格上未能谈拢,形成收买折戟。

  方针偏紧,影响收买方决心。2017年,是新能源工业大变革的一年,年头开端,连续发布多项新能源工业链相关方针,电池企业目录、新能源轿车引荐目录重审、3万公里的新能源轿车补助方针等,国家正在企图弱化新能源工业对方针的依靠,促进工业独立化、规范化开展。

  成绩对赌许诺过高,标的挑选抛弃。一般上市公司高估值收买背面都与标的企业签定了成绩对赌方针,而一方面在方针环境趋严、原资料不断提价及产品毛利率下滑等多重压力之下,标的企业承受着过大的成绩对赌压力和危险,终究挑选抛弃;另一方面,部分标的企业盈余才能欠安,不只惊惧难以完成成绩许诺,并且或许难为上市公司增加更多赢利,乃至还有或许致使企业进一步亏本。

  由此可见,锂电职业已不复当年“闭着眼睛都能挣钱”而导致“动力电池饥馑”,不得不纷繁扩展产能的时期,不只竞赛格式日益剧烈,出资危险也将激增。

  一方面,锂电职业竞赛加重,优质标的快速削减且部分标的企业估值过高;另一方面,锂电职业方针越发趋严,企业将逐渐“断奶”方针保护,未来上市公司大举跨界并购布局锂电职业的现象或将逐渐衰退,别的,在挑选标的时需具有一双“火眼金睛”。

  锂电大数据整理2017年10起并购失利事例如下:

  

盘点2017年锂电池并购失利十大事例,三大主因致使失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kf@86ic.com)https://www.86ic.net/news/xinwen/71839.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f@86ic.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