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在北京闭幕的2014年电子设计立异会议(EDI CON)上,主办方给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数据。主办方称,本年的EDI CON比较于上一年,展览总面积增加了整整一倍,参展商的数量增加了50%,收到的论文数量增加了50%,预注册的人数达到了2500人。这些数字看上去是很喜人的,这些数字背面终究意味着什么呢?
剖析EDI CON,应当分为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商业展会,二是学术会议。
商业展会的意图是很单纯的,简略来说,便是单纯的出于商业意图。展会是门面生意,是描绘公司实力的生意,展位面积越大、方位越夺目、装潢越豪华,越显得公司实力的强壮。关于参照商来说,参与展会的意图是期望经过展会把自家的产品和品牌有针对性地、会集定点地推行出去。在互联网年代,要把自家的产品快速、低成本地推行出去,互联网无疑愈加有用。CES的每况愈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是EDI CON比较于上一年规划却扩展了。
根本原因在于CES和EDI CON的差异。CES环绕的主题消费电子产品,这一圈子人数很多,网络上现已构成了十分齐备、来历很多的点评、评论环境,CES终究观众(顾客)去展会上看热闹的需求现已越来越低了。而EDI CON是专业范畴的展会,现在在网络上还没有构成消费电子那样的评论环境,相关信息来历也相对较少,因而,EDI CON的终究观众(专业技能、收购、管理人员等)到展会上去获取相关职业和技能信息仍旧是一个比较快捷有用的方法。特别是当一些公司有对测验丈量仪器设备的需求时,参与展会能眼见为实地比照各家产品的功能和价格,省劲省力。而从参展商的视点来说,方针观众越多,商机也就越大。
谈到方针观众,就得讨论第二个层面:学术会议。
EDI CON是具有学术会议的性质——承受论文,开设很多技能研讨会。学术会议的性质是更简单吸引到真实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参与的,而这些人是参展商产品的直接“顾客”,也便是方针观众。提到这儿,简直能够以为,EDI CON是一个很讨巧,且很会是很成功的会议,统筹了学术和商业。
但实际上,EDI CON也是有其隐忧的。无利而不往是人的天分,能从商业展会和学术会议上取得有用的信息是专业观众的终极意图,假如不能取得有用的信息,爱好度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学术会议。纵观EDI CON的研讨会组织,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研讨会都是由参展商资助和掌管的。一般来说,大多数参展商都倾向于在研讨会上推行自己的产品,关于实实在在的技能内容往往三缄其口,这一点跟观众的需求是相对立的。换句话说,其实是商业与学术直接的对立。所以,EDI CON要办得好,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商业与学术之间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