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反熔丝FPGA的结构和原理以及其在密码芯片设计中的运用浅析-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的发展,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人们普遍采用将待传输的信息加密进行传输,然后在收端进行解密还原信息。对信息的加解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软件加解密和硬件加解密。软件加解密实现简单,但须对密码算法进行多重保护存放且加解密速度较慢,而硬件加解密可加快加解密运行速度。在当今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对加密的速度要求将越来越高,如:在ATM、帧中继、ISDN PRI等领域的加密,将会有数兆或数十兆以上的速度要求,所以硬件加密将是今后首选的加密手段。目前运用的硬件加解密,大都采用SRAM型的FPGA实现,必须外挂一EEPROM存储加载FPGA的数据,这就为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特别是在运用于军事、政府等部门的保密通信产品中。要求重要信息不得以明文的形式出现

物联网引领着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一方面呈现着行业全覆盖的爆发式发展,另一方面又因太深入人们的生活,安全问题令用户和厂商都非常担忧,物联网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网络信息安全发展多年,现在物联网需要怎样的安

目前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基于公共密钥的身份认证机制,公钥基础设施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就是通过使用公开密钥技术和数字证书来确保系统信息安全并负责验证数字证书持

本文将从IT领域熟悉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潜在威胁的角度,借鉴国际上有关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要求及标准,分析当前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一套基于ICS系统的威胁发现与识别模型。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