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专利技术主攻动力电池 海星高科年产量增2倍
因为应用了湘潭大学科技小分队带来的两项发明专利,湖南海星高科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在受困金融危机后调整产品结构销路大开,2009年完成产量同比增加2倍。
海星公司前些年首要出产矿灯用锂离子电池,也出产部分锂离子动力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跟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矿山职业出口受阻,动力电池产品外销也受阻,2008年产量仅600多万元,局势十分严峻。
长时间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讨的湘潭大学王先友教授带领科技小分队为公司评脉后提出,新能源车开展的最大瓶颈是电池,公司有很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出产根底,应该瞄准两种最有市场前景的动力电池进行开发,满意各类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的需求。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展中存在的安全性、本钱及循环寿数等瓶颈问题,科技小分队将具有的2项发明专利应用于企业的出产,并提出了多项出产工艺技术创新,使本钱下降了三成,循环寿数延长了一半,安全性也进一步进步,企业逐渐走出窘境。现在成功地开发了20Ah等4种标准的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出售局势喜人。新开发的30Ah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我省初次开发成功的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家厂商试用后反映杰出。海星公司2009年完成产量1800万元,为建厂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
帮扶重在未来。在科技小分队的指导下,海星公司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并与湘潭大学联合承当了“湖南省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产学研演示基地”的建造。
[稿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