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也可作为电子线路元件用于外表线路温度补偿和温差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等。运用NTC热敏电阻的自热特性可完结自动增益操控,构成RC振荡器稳幅电路,推迟电路和维护电路。在自热温度远大于环境温度时阻值还与环境的散热条件有关,因此在流速计、流量计、气体剖析仪、热导剖析中常运用热敏电阻这一特性,制成专用的检测元件。
1 过液面操控
将两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置于容器高、低液面安全方位,并施加定值加热电流。处于底部浸没于液体中的热敏电阻外表温度与周界温度相同,而处于高处露出于空气中的热敏电阻外表温度则高于周界温度。若液面吞没高处电阻,使其外表溢度下降阻值增高,判别电路可运用阻值改变而及时告诉报警设备,动作电路堵截进液管路,起到过液面维护效果。若液面下降到低位,底部热敏电阻逐步露出于空气中,此刻外表温度升高阻值下降,判别电路可运用阻值改变而及时告诉动作电路打开进液管路供液。
2 温度丈量
作为丈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一般结构简略。因为自身阻值较大,所以可疏忽衔接处的触摸电阻,并可运用在数千米之外的远距离遥测进程。
3 温度补偿
运用负温度特性,可在某些电子设备中起到补偿效果。当过载而使电流和温度添加时,热敏电阻阻值加大反向下拉电流,起到补偿、维护等效果。此刻应留意热敏电阻需串接在电子线路中。
4 温度拉制
在机电维护与操控中,常将临界点热敏电阻串接在继电器操控回路中,当某一设备遇突发性毛病发作过载时,引起温度增高。若到达临界点阻值忽然下降,继电器电流超越动作电流额定值而动作,起到堵截、维护效果。
5 温度维护
热敏电阻在一些设备的功用办理中起着十分要害的效果,如无线话机、笔记本核算机、等。假如充电电阻很大,这些设备的电池完结充电就会很快。但一起也会存在过热的风险。假如过热使得温度超越电池的居里温度,电池的损坏就不能康复。但假如充电电压太低,则电池充电时刻就会长到无法忍受。在电池中运用热敏电阻,就能够检测过热的电阻或电池的过热,然后调整充电的速度。其结果是,电池开端充电时的电压会比较大,这样,在比较短的时刻内就能够以较大的充电电压快速充电。而当即将到达临界电压或临界温度时,能够操控充电的速度使之下降,然后,再比较平稳地完结充电。
6 过热维护
例如笔记本核算机越来越小的尺度,主板对温度是十分灵敏的,而主板又是十分挨近发热的电源电阻,不断提高的CPU 主频不只提高了CPU 的速度,也使得它的工作温度高。在这种场合,外表封装式热敏电阻既能够快速呼应又有过热的维护,也比较简略运用。
热敏电阻无处不在,空调测温,加热控温,维护限温都是选用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本钱低价,结构简略使得运用广泛。热敏电阻的阻值跟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阻值就能够得到不同的分压,然后直接换算出温度值,依据丈量的温度规模需求挑选不同的参阅电阻,这样才干得到最优的收集线性段。电阻尽管简略,但是它的参数你真的了解吗?
热敏电阻分压
从热敏电阻的改变联系分为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便是温度升高,阻值下降;负温度系数则是温度升高,阻值下降。在测温范畴一般都选用负温度系数,也便是常说的NTC,因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线性度较好,在丈量中引起的差错小,所以用的最广泛。
以下为热敏电阻温度表,给出了0~100度所对应的阻值,这仅仅中心值,并未带差错值,要实践中还需求考虑差错规模。
NTC温度阻值表
热敏电阻中最重要的参数是B值,B值反响的是温度与阻值的改变率,值越大标明温度每改变1度,其阻值改变越大,即灵敏度越高。B值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热敏指数,它被界说为两个温度下零功率电阻值的自然对数之差与两个温度倒数之差的比值。
式1
除非特别指出,B值是由T1=25℃(298.15K)和T2=50℃(323.15K)的零功率电阻值核算而得到的。依据式1,若已知B值的情况下,能够得出方针温度对应的阻值,如下式2
式2
若是厂家只给出B值,是否就不需求供给阻值表了呢?
现在很多人产生了这个误区,认为有了B值就能够推算出想要的温度阻值,其实不难看出,热敏电阻的特性是温度与阻值呈非线性联系,也便是说这种联系无法说得清,更无法用公式悉数给出。
温度与阻值曲线
如上图所示,在0-100度时所对应的阻值曲线,已然难以给出这种联系,那么给出某一个区间仍是能够的,故提出了B值的概念,B值是温度25度~50度这个区间的联系公式,并在某一个差错区间给出。
意思便是说在25~50度这个区间用公式是彻底没有问题的,超出这个规模,那么B值是不同的,所以不在这个规模用公式得出的阻值也是不对的。
阻值相同B值不同
阻值相同,而B值不同,这是我们的一致,若不同厂家的热敏电阻,B值相同,用公式来推导那岂不是阻值满是相同的?
阻值不同B值相同
以上为三款B值相同的热敏电阻,但是阻值却不同。由此可知,B值仅仅一个针对每款热敏电阻的某区间参数,它只反响此热敏电阻的部分特性,并不是一个谨慎的参数,在实践运用中,需求供给检测温度规模内的阻值表才是正确的做法,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