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与二极管的2个引脚相比多出了一个引脚,它们的符号也很相似,多出来的这个引脚被称作整流栅(来控制阴极、阳极之间的导通时机)。
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是一种4层PNPN型半导体,内部有3组PN结结构。
由此原理基础上,我们先去对其三个引脚进行晶闸管与二极管的2个引脚相比多出了一个引脚,它们的符号也很相似,多出来的这个引脚被称作整流栅(来控制阴极、阳极之间的导通时机)。
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是一种4层PNPN型半导体,内部有3组PN结结构。
由此原理基础上,我们先去对其三个引脚进行极性的判断。根据普通晶闸管的结构可知,其门极G与阴极K极之间为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阳极A与门极之间有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
那接下来我们可以采用指针表对其进行测量。
首先拨到R*1Ω档,分别测量三引角之间阻值,正向、反向两次测试出阻值都为无穷大,则引脚则为阳极(A)。接下来测量剩余两个引脚,假设用黑表笔测量阴极,红表笔测量控制极,测量的电阻值较大;再将红黑表笔反一下测量,得到电阻较小,则这次黑表笔测量的引脚为栅极(G),红表笔测量的引脚为阴极(K)。
弄清楚了引脚的极性,那我们如何判断晶闸管的好坏呢?是否能够正常导通或者关闭?
首先拨到R*1Ω档,黑表笔连接阳极,红表笔连接阴极,此时如果电阻为无穷大,可以用镊子对阳极与控制极进行触发,万用表指针有所偏转,则说明晶闸管是好的。如果正、反向电阻值为零或阻值较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测量门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应有类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实际测量结果较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即正向电阻值较小(小于2 kΩ),反向电阻值较大(大于80 kΩ)。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控制极、阴极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反电阻值均相等或接近,则说明该晶闸管已失效,其控制极、阴极间PN结已失去单向导电作用。
测量阳极与门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两个阻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kΩ)或无穷大,若出现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有类似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则是控制极与阳极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已击穿短路。的判断。根据普通晶闸管的结构可知,其门极G与阴极K极之间为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阳极A与门极之间有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
那接下来我们可以采用指针表对其进行测量。
首先拨到R*1Ω档,分别测量三引角之间阻值,正向、反向两次测试出阻值都为无穷大,则引脚则为阳极(A)。接下来测量剩余两个引脚,假设用黑表笔测量阴极,红表笔测量控制极,测量的电阻值较大;再将红黑表笔反一下测量,得到电阻较小,则这次黑表笔测量的引脚为栅极(G),红表笔测量的引脚为阴极(K)。
弄清楚了引脚的极性,那我们如何判断晶闸管的好坏呢?是否能够正常导通或者关闭?
首先拨到R*1Ω档,黑表笔连接阳极,红表笔连接阴极,此时如果电阻为无穷大,可以用镊子对阳极与控制极进行触发,万用表指针有所偏转,则说明晶闸管是好的。如果正、反向电阻值为零或阻值较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测量门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应有类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实际测量结果较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即正向电阻值较小(小于2 kΩ),反向电阻值较大(大于80 kΩ)。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控制极、阴极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反电阻值均相等或接近,则说明该晶闸管已失效,其控制极、阴极间PN结已失去单向导电作用。
测量阳极与门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两个阻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kΩ)或无穷大,若出现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有类似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则是控制极与阳极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已击穿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