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确实是指温度,但却用来表征色彩。初识时觉得还蛮古怪的,但细想想,其实咱们日常日子中对这一现象现已知道得很深刻了,比方咱们平常运用的词语,火热,白热化,红得发紫,无一不是这一现象的生动诠释。习大大说“打铁还需本身硬”,打铁这个进程,恐怕是最生动恰当的黑体辐射和色温的比如了。
提到色温,还先得从光谱说起。众所周知,光是一种电磁辐射,通常人眼能看到的是其间380-780nm的部分,见下图。
咱们平常看到的白光,是各种色光的混合体。以咱们小时候学物理的经历,咱们知道,用三棱镜能够把日光分解为各种色光,如下图。
这红橙黄绿青蓝紫别离对应的正是咱们所看到的光所在的780-380nm的不同波段。
1927年,第七届世界计量大会将热力学温标作为根本的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是以发明者开尔文男爵威廉汤姆森命名的,喏,便是下面这位先森。
扯远了,回来持续说色温。色温,它是个以热力学温标K来计量的温度值,可是它是一个用来表征色彩的值。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把它的色彩和理论中的黑体辐射体的温度进行比照承认的。当黑体被逐步加热升温时,它会开端发热,然后发光,从火热红,到白热,到火焰蓝,逐步改动,这一进程就像打铁。这中心每一种色彩的改变都对应有一个温度值,当光源的色彩与黑体某一温度时宣布的光色相一起,咱们就把这一温度称之为光源的色温(相关色温)。
千言万语不如一图。黑体从2000K加热到13000K,光色的改变是这样的:
而咱们日常日子中感觉到的天然光和人工光,色温大概是这姿态的:
咱们现已知道,可见光谱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多种色彩,也就不难猜到为什么会有色温的改变了——由于表现出不同色彩的不同波长的光在全体里所占的辐射比重不同。如下图所示:
搞清楚了原理,咱们再来看不同色温在照明使用中带给咱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了解色温文感触不同色温的光,关于照明设计时如何为空间挑选适宜的光源色温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