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无所不在,只要是手持相机拍照,多多少少都存在着颤动的问题,差别是每个人的安稳程度不同。这儿涉及到安全快门的概念,简略来说,安全快门便是焦距的倒数,也便是快门速度到达或超越安全快门(曝光时刻小于安全快门的曝光时刻),这样比较简单拍出比较明晰的图片。在长焦距拍照 ,低光源环境拍照,微距拍照的情况下,因为曝光时刻远远大于安全快门的曝光时刻,故需求有防颤动的技能去补偿,否则一般拍照的成果都是不明晰的。
数码相机的防手抖技能一般分为三类:电子防抖,镜头防抖(也称为光学防抖),CCD防抖。电子防抖一种是进步感光度(High ISO),然后进步快门速度(减低曝光时刻),使快门速度超越安全快门来防止颤动。这种办法变化了快门速度,不仅能改进相机方面的颤动,也能对移动的物体进行更好的捕捉,但因为进步了感光度,因为元器件的约束,相应的图片噪声会进步,影响图片的质量。表一为国际标准安排界说的条件体系,在感光度( ISO)进步一个级数,快门时刻就能够削减一半。电子防抖另一种是对图画进行剖析,根据颤动对边际进行处理,归于后端处理,对图片协助不是很大。镜头防抖是经过镜片的移动来补偿相机的颤动,它由传感器,微处理器,补偿镜片操控组,驱动操控部分组成,依托补偿镜片的移动来校对手抖引起的光线偏移,如图1,镜头不同,规划上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透过补偿镜片组来补偿。CCD防抖是经过感光元器件CCD(或CMOS)放在一个可移动支架上来,经过传感器感知相机的颤动,由微处理器核算相应的移动量,由驱动部分对CCD移动,以到达防抖意图。现在,一般相机的防抖(CCD防抖或光学防抖)不是无限能够补偿,一般为2~~3级,按表一来说,假定安全快门1/125,2级,快门速度1/30,快于此速度,简单拍明晰的相片,由此类推,3级,快门速度为1/15。表2为三种防抖方法的比对表。
图1 光学防抖结构示意图
图2 CCD防抖示意图
表1 拍照组合级数
表2 防抖方法比对表